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从创作论角度看《文心雕龙》文学观察的形成
何发珍 ; 参花(中) 2022 年 12 期
<正>一、引言观察是文学创作发生的第一步,也是写作主体进入创作活动的必由之路。在创作活动中,艺术观察是需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实践活动,是“以审美的、艺术的态度对事物和人进行观照、审视、感受、理解和阐释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生成过程”。观察能力是写作主体从事创作的必备素养,(本文共计 3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文学性意味着什么——从阅读经验看文学性
孟繁华
文艺争鸣 2023/01
·
谈谈赵园和我们“这四家人”
钱理群
文艺争鸣 2023/01
·
80年代赵园印象
洪子诚
文艺争鸣 2023/01
·
世界文学的矛盾
潘则健;苏仲乐
文艺争鸣 2023/01
·
永恒文学、世界文学与全球文学
斯文德·埃里克·拉森;高丽萍
文艺争鸣 2023/01
·
江南文脉发展的现代美学价值
孙燕超
三角洲 2023/04
·
湖南文学中的事功精神传统
罗山
三角洲 2023/04
·
不能像个好学生一样等待着“满意”——关于青年写作的“同题共答”
李敬泽;何平;季亚娅;杨庆祥;孙频 ;郑在欢 ;三三 ;李壮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3/01
·
试论新世纪文学中的“青春消失”现象
金理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3/01
·
江湖杯酒 人间值得——论苏轼酒文
方艺融
牡丹 2023/02
·
参花(中)
·
2022年12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工农饭店
·
盖帘儿
·
抓捕
·
候鸟的迁徙
·
百岁老姨
·
写给母亲
·
纳米布沙漠的水分(组章)
·
母亲领我走过的那条路(外四首)
·
想起一个洁白的女孩(组诗)
·
楠枫的诗
·
枣儿红了(外二首)
·
浅析宋代诗词中的美食文化内涵
·
东北情怀与童年经验书写——从萧红到迟子建
·
萧红《呼兰河传》中的女性悲剧意识解读
·
老舍文学作品的创作特色分析
·
从创作论角度看《文心雕龙》文学观察的形成
·
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中的象征意义解读
·
从眼睛描写看《白狗秋千架》叙事者乡土身份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