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瑶:上海的影——读王安忆的《长恨歌》
孙川梅 ; 滇池 2003 年 09 期
<正> 序"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随着这耳熟能详的旋律,我们很快被带入通常电影所闪现的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上海画面。上海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都市,与上海相比,周围那些平常的、庸俗的城市不过是粗俗模仿的结果,它们更接近于"乡村"。在巨大的反差之下,神秘奢华的上海提供了其它城市所不能提供的对文学想象的刺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作家就开始在作品中容纳着各自阅读上海的经验。茅盾曾试图从政治、经济和阶级逻辑等方面来描写上海;穆时英则全力寻找上海风景所产生的感觉上的光和声;张爱玲也在一系列对上海风情的描绘中,决心领悟上海的内心。进入八十年代,王安忆不断地把上海描写进自己的作品之中,使(本文共计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