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存在之思与现实之痛——余华与张艺谋的两种《活着》
沈文慧 ; 电影评介 2008 年 01 期
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是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它们有相同的人物和类似的情节,但二者的精神旨趣、内涵意蕴已迥然相异。小说《活着》试图阐释的是形而上的存在之思,电影《活着》致力于揭示形而下的现实之痛。它们已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文本。(本文共计 2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电影评介
·
2008年01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文革·文化·市场——第五代导演创作的三大壁垒
·
影像神话与时势英雄——第五代及其电影创作历程评述
·
亚洲电影研究:当代印度电影
·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
·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影视的对策
·
美国联邦大法官:谋杀童年的帮凶?
·
从两部经典的影视艺术音乐看中西艺术音乐的差异
·
论电影招贴的创意与表现
·
周星驰电影台词语言变异探析
·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人物塑造浅论
·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异国情调
·
浅谈纪录片中的节奏
·
电影场景空间环境的构建及视觉表现
·
商业时代的艺术品——电影
·
“动之美”——电影运动镜头的独特表现魅力
·
论新世纪武侠电影视觉愉悦性的凸显
·
电影生成机制之研究
·
发展中的电视电影——试论电视电影的特点及建立独立艺术审美品格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