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译介学下探析利玛窦的译介活动与文化身份建构
慕容玉贞;胡寅 ; 快乐阅读 2022 年 08 期
<正>利玛窦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的第一人”,翻译和著述了不少作品,他虽非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却是最有历史影响力的一个。1582年,利玛窦来到澳门,开始学习汉语。1602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使中国首次接触到了近代地理学知识。之后,利玛窦到过韶关、南昌、南京等地,(本文共计 3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快乐阅读
·
2022年08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如果你能在秋天来到
·
怀着空白之心去阅读
·
到宋朝吃大餐
·
黄河故事
·
遥看孟津河——《孟津古诗词辑注》序
·
红星照我去战斗
·
最根本的,最核心的——重读梁晓声
·
“有神”与“无神”之间,隔着广大的空间
·
“只有一首诗能够承受”——李宏伟小说论
·
《耐烦》:为乡村变迁中的女人立传
·
从《驻马店伤心故事集》到《今夜通宵杀敌》——论郑在欢的回忆性叙事
·
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研究——以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
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精神探讨
·
民主思想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以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白桦树》为例
·
以人名命名的电影名翻译探究
·
论畲族山歌的美育价值
·
译介学下探析利玛窦的译介活动与文化身份建构
·
两难中的女性——《占有》中的“城寨—荒野”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