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我们为什么缺乏悲剧精神?——悲剧精神新考
王晓华 ; 书屋 2007 年 11 期
<正>(一)有个事实常令研究者困惑:在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人经历了浩劫却至今未创造出相应的悲剧作品。苦难似乎并未进入我们的内心,没有转化为深切的生命体验;即使在叙述自己的经历时,中国知识分子也习惯于把灾难喜剧化,甚至将之改造为甜蜜的记忆。(本文共计 7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重新识读沈从文
屈婷;李晓霞
艺术市场 2022/12
·
新时期阎纲文学评论探析
梁向阳;夏华阳
南方文坛 2023/01
·
写在南方之南:潮汐、板块、走廊、风土
王德威
南方文坛 2023/01
·
作为媒介的身体与声音——加里·希尔影像艺术语言的生成及发展
姚童哥;王之纲
美术观察 2022/12
·
古典学:中国古典学术的绍续与发展
钱志熙
名作欣赏 2022/34
·
中国现代作家全集整理、编纂的术与道——陈建军教授访谈录
陈建军;沈瑞欣
名作欣赏 2022/34
·
艺术与美的关系的古今演变
祁志祥
艺术广角 2022/06
·
中外作家忏悔心态比较
杨守森
艺术广角 2022/06
·
邺下文人文艺思想论略
赵忠富;王聪
美与时代(下) 2022/11
·
从创作论角度看《文心雕龙》文学观察的形成
何发珍
参花(中) 2022/12
·
书屋
·
2007年11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中国古代日用器物图——车
·
书屋絮语
·
在理性的天平上告别二十世纪
·
从大国兴衰看人类进步——读修订版《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
·
远距离看欧洲
·
高罗佩:痴迷于中国文化的老外
·
我们为什么缺乏悲剧精神?——悲剧精神新考
·
群氓崇拜与大众民主神话——关于勒庞的《乌合之众》
·
剔除“皇粮国税”的概念
·
再说人的本质
·
明代文官集团的成长
·
亡国后妃的命运悲歌
·
《采薇》三千年祭
·
宋襄公品格的现代价值
·
钱钟书小说里的几个故典
·
不可复制的小资传记——读周国平的《岁月与性情》
·
张舜徽先生的借书卡
·
与鲁迅唱唱反调——小议鲁迅关于《红楼梦》的两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