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读书的苦与乐
刘道玉 ; 书屋 2022 年 04 期
<正>在人类的历史上,文字、印刷术和书籍的发明,对于传承知识、技术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作用,使人类的文明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在学校诞生以前,人们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都是限于家庭或部落之中。最早的学校诞生于约三千五百年前两河流域的“泥版书屋”。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学习场所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的各级和各类学校。自从近代学校出现以后,就也有了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教师,以及以读书为目的的学生。鲁迅曾经说过,读书有两种:(本文共计 3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布尔津盛世
忽兰
红豆 2022/01
·
弹弓王
高洪波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2/05
·
十年一世
晓蓬
参花(中) 2022/04
·
像自由一样美丽
甘雪芳
星火 2022/03
·
跳农门
江锦灵
星火 2022/03
·
低调的自信
冯骥才
杂文选刊 2022/04
·
滥用“内卷”是对奋斗者的不敬
王言虎
杂文选刊 2022/04
·
热门名字
青丝
杂文选刊 2022/04
·
"开会"之乐
梅桑榆
杂文选刊 2022/04
·
权·钱·闲
杨银华
杂文选刊 2022/04
·
书屋
·
2022年04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数字时代中西文化交流前景
·
《倩女离魂》里的女性困境
·
从整体上认识经济学
·
认识中国“:社会调查”,抑或“社区研究”
·
吕振羽“回湘开荒”之旅
·
清末管学大臣、京师大学堂创办人张百熙
·
顾颉刚与国立编译馆
·
徐悲鸿在印度
·
“大地之子”陈国达与地洼说
·
一枕潇湘圆月在——“明月当年照芳华”系列之十二
·
大地上的尺度
·
对冬奥会的人文解读
·
一任流年似水东
·
中国传统法律的精义——《明清律典与条例(修订版)》读后
·
隐性对立下生命“物性”的回归——评罗恩·拉什《回家》
·
历史小说的魂魄
·
中国美术史的方向——读《美术史十议》
·
“莳竹县”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