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作家忏悔心态比较
杨守森 ; 艺术广角 2022 年 06 期
<正>我国汉语中的“忏悔”一词,源出佛教,意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1])。从心理机能来看,忏悔实际上是人类有史以来,随着理性意识的觉醒,基于羞耻感的一种生命意识,如同孟子讲过的“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因而忏悔亦是人类寻常可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根据心理意向,忏悔大致又可分为人性忏悔、人格忏悔与人生忏悔三种类型。由于人心惟危,世事莫测,无论何人,其人性、(本文共计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