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性”的“活化石”意义——论师陀的历史剧《西门豹》
温潘亚 ; 扬子江评论 2017 年 03 期
<正>师陀是京派文学的代表性作家,最能表现他文学成就且奠定他文学史地位的是他1930、1940年代创作的散文化小说,且多表现现实生活题材。1940年代,师陀曾经尝试过戏剧创作,先后创作了《大马戏团》《夜店》《历史无情》等表现抗战时期小人物悲剧命运以及触及抗战历史经验的戏剧作品,以表达自己困驻孤岛的人生体验和自己抗战时期的人生经历,上述剧作尽管呈现出师陀与众不同的创作特色,但就创作成就和影响而(本文共计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