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WY200709006CFJD9411来自尊重的思考题本刊编辑部峥嵘<正>2007年5月25日,网络上出现一段北京海淀区某艺术职业学校学生上课期间挑衅、辱骂地理老教师的视频。从这段近5分钟的视频上可以看到,整个课堂纪律一片混乱,学生随意游走、嬉笑、打闹,甚至肆意用各种手段挑衅、侮辱老师,并以此取乐。三个小时,该视频访问量就超过了5000人次,对老师的同情和对这些学生的愤怒迅速在网络上蔓延。有些网友通过各种途径查询到学生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并公布在网络上,进行声讨、咒骂,甚至威胁:有些网友自发聚集到学校门口,要求学校出面严惩当事学生,并向老师公开道歉。而更多的国外网友则纷纷表现出不解和惊讶,一个法国网友留言道:"偶然间从互联网上看到这个视频,我非常惊讶。因为我一直觉得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个讲儒家文化,尊师重道的国家。这个视频中的几个人让我感到震惊和害怕。"的确,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观念中,"尊重"的地位本无可替代。是不是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风起云涌的经济浪潮,或者对个性张扬的过分渲染和凸显,让"尊重"已经变得不那么举足轻重?那么,也许是时候让它再次成为一个发人深省的思考题,走进我们的视线,走进我们的心——少年文艺(南京)200709G719.2学生:4356,思考题:3632,尊重:3582,老师:3484,节目主持人:2467,学校:2237,反对:1951,赞成:1932,班主任:1883,高山滑雪:1763,课堂:1690,视频:1687,错别字:1398,父母:1333,网络:1261,保育院:1220,所有人:1164,选择:1128,美国人:1115,法国:1072H;14SOCI0712S3SNWYSNWY2007-09-01中文;H132SNWY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