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注册]
科学大观|探索自然|科技之光|军事天地|农业广角|医疗保健|生活科学|青少年科普|社科视野
数据加载中......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校教育与不平等再生产——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梁城伟 ; 百科知识 2021 年 24 期
<正>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期,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但纺锤型社会结构尚未实现,绝大部分人还处在中下阶层地位。因此,大部分人都在考虑自身是否能够向上流动到中上阶层地位,以实现阶层跃升,并期望后代可以保持住该阶层地位而不会向下流动。社会朝现代化转向的特点便是自致性要素逐渐成为影响个体流动的主导因素,而其越来越依托教育来完成。但教育的作用需要辩证看待,当下社会舆论场充斥着"寒门难出贵子"的热议,正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的通道陷入逼仄空间的真实写照,(本文共计 3 页)
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交流 用户建议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23 中国知网(CNKI)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75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Net平台基础技术由KBASE 10.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