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科学大观
|
探索自然
|
科技之光
|
军事天地
|
农业广角
|
医疗保健
|
生活科学
|
青少年科普
|
社科视野
数据加载中......
基因组学回到原点
Alan Dove ;倪伟波 ; 科学新闻 2022 年 04 期
<正>随着微生物组学领域的发展,研究人员正将注意力转向培养和表征仅从序列数据中了解到的新生物。从一开始就是文化问题。在不知道相关分子性质的情况下,早期的微生物学家依赖于识别微生物的可遗传性状和化学活动,然后通过巧妙的实验对其进行分析。脱氧核糖核酸(DNA)作为遗传物质用来鉴定,以及随后DNA测序技术的蓬勃发展,(本文共计 3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解密“一瓶”环境样本的生物多样性——环境DNA知多少
郝梦迪
地球 2022/06
·
从木乃伊到古基因组学:是什么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
沈曲;王传超
科学 2023/01
·
基因视野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古起源
李辉
世界科学 2022/12
·
基因组学回到原点
Alan Dove ;倪伟波
科学新闻 2022/04
·
迄今最全面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
中国科学探险 2021/05
·
玉米从彩色果粒中捕捉跳跃基因
史军
知识就是力量 2021/10
·
DNA为啥会自发变异
中国科学探险 2021/04
·
从“垃圾”变来的我们:基因是怎样诞生的
张力;张蔚;艾米丽·莫尔托拉;龙漫远
世界科学 2021/07
·
基因是否能预测容貌
方陵生
科学24小时 2021/04
·
古DNA研究概览
刘雅琳
科学 2021/01
·
科学新闻
·
2022年04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诚信是创新的基石
·
微闻
·
名刊
·
数字言论
·
读书
·
中科院连续五年发布科研诚信提醒
·
关于在学术论文署名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
关于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恪守科研伦理的提醒
·
关于科研活动原始记录中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
关于在公众媒体上发布学术成果常见问题或错误的诚信提醒
·
关于在科技奖励推荐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诚信提醒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曾庆存:科研无“小事” 过则勿惮改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文章千古事 “清白”留人间
·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越是重大意外发现 越需要多层次重复
·
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科研成果宣传要把握“分寸”
·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讲述:一篇《科学》论文53位作者,如何署名?
·
他把做学问的实事求是带到工地上——回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的一件小事
·
从四个维度判定科研不端行为的“灰色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