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学的意义与发展
路甬祥 ; 科学中国人 2004 年 04 期
仿生学(Bionics)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性状、原理、行为,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的技术科学,是一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力学、信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系统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仿生学为科学技术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原理和新理论。 人类可以在生物界本身和大自然中去寻找、学习和模仿,从中找出解决目前人类科技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的答案和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各国都在为发展仿生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作了精心长期的计划准备。美国有一项优先发展先进制造、先进材料以及先进军事装备研究等领域的长期计划,德国的研究与技术部已就“21世纪的技术”为题在适应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富勒碳材料、光子学、仿生材料、生物传感器等领域投入了相当大的财力和人力。英国政府也早在1993年5月就发表了科学大臣沃尔德格雷夫主持撰写的科技白皮书,题为《运用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日本、俄罗斯以及韩国等国都有相应的中长期计划,在先进制造、材料、生物技术、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等领域开展基础性研究。这是一场在仿生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内展开源头研究的全球性竞争,以便在21世纪的世界市场上占有主动地位。 为适应我国科学和技术源头创新的需要,进一步推?(本文共计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