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科学大观
|
探索自然
|
科技之光
|
军事天地
|
农业广角
|
医疗保健
|
生活科学
|
青少年科普
|
社科视野
数据加载中......
泥炭地的碳盈余
杨盼盼;于凤琴 ; 森林与人类 2018 年 12 期
<正>泥炭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生产量超过植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量,便会出现碳盈余,形成泥炭。泥炭中沉寂百年的植物种子和孢子仍可萌芽生长泥炭又称草炭或泥煤,是在高湿厌氧环境下由死亡后尚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和腐殖质组成的非均质混合物,是泥炭地特有的自然产物。通常泥炭的有机质含量在30%以上,主要由固相的干物质(有机质和矿物质)、液相的水分以及气体(甲烷等)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原生成炭植物体本身以及水、(本文共计 6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内蒙古大草原 温带草原的缩影
王明玖;齐雪;杨孝;陈建伟;孙阁
森林与人类 2020/Z1
·
到新疆 看最有诗意的山地草原
安沙舟;赖宇宁;贾殿周;孙晓宏
森林与人类 2020/Z1
·
青藏高寒草原 高大山脉的绿带
董世魁;鲍永清;徐永春
森林与人类 2020/Z1
·
「南方草原」 婉约秀美的景观
李向林;王源清;王俊杰
森林与人类 2020/Z1
·
地球之肾——湿地
大众科学 2019/03
·
三江平原:中国最大沼泽群
武海涛;芦康乐;于凤琴;单兆亮
森林与人类 2018/12
·
森林与人类
·
2018年12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图片新闻
·
中国湿地为何如此多样
·
稻作文化:稻、水与人的协奏
·
珍惜湿地
·
沼澤的秘密
·
三江平原:中国最大沼泽群
·
大兴安岭的冻土沼泽
·
沼泽碳汇
·
泥炭地的碳盈余
·
最高濕地帶
·
青藏高原:中国最大的水乡
·
中国湖泊,一半在青藏高原
·
“天湖”纳木错
·
察尔汗盐湖:柴达木戈壁的盐世界
·
梯田文化
·
梯田:地球的美丽曲线
·
中国最美梯田
·
水稻:养育最多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