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科学大观
|
探索自然
|
科技之光
|
军事天地
|
农业广角
|
医疗保健
|
生活科学
|
青少年科普
|
社科视野
数据加载中......
藏在化石里的传染病密码
裘锐 ; 知识就是力量 2022 年 07 期
<正>“病入骨髓”的化石传染病的致病因素一般是微生物或体型微小的动物,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几乎都是软体结构,很难成为化石保存,更不用说和它们的寄主一起保存下来。而且,绝大多数传染病都是在内脏器官等处发病,而内脏只有在极偶然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化石保存下来。所以,想通过化石研究古生物是否存在传染病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共计 2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重返海洋的爬行动物——蛇颈龙
韩蒙
生物进化 2022/04
·
远古天空霸主——翼龙
汤恒岩
大自然探索 2023/01
·
恐龙如何度过“火山冬天”
张唯诚
科学24小时 2023/02
·
神奇的微体古生物世界
冯伟民
地球 2022/06
·
化石解语者——我与古蝉的故事
王莹
大自然 2022/05
·
约翰·奥斯特罗姆与“恐龙文艺复兴”
李峰
大自然 2022/06
·
宝贵的粪化石
陈楷雁
奇妙博物馆 2022/11
·
伤齿龙类研究中国之贡献
孙敬文
化石 2022/04
·
再谈温血的起源
刘俊
化石 2022/04
·
“二叠纪怪兽:恐龙之前的生命”展览一瞥
金文驰
化石 2022/04
·
知识就是力量
·
2022年07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溯源文明 探索古今
·
封面故事
·
唤醒尘封历史 探访远古世界
·
解密古老难题的“黑匣子”
·
1亿年前昆虫界的“伪装者”
·
盐井沟竖洞中的远古世界
·
藏在化石里的传染病密码
·
2600年前,皖南先民吃些啥?
·
我在西汉乘马车
·
少年古生物学家养成记
·
古生物学家的科研日常
·
野生稻:装满人类饭碗的希望
·
走进天坑的神秘“王国”
·
我们能在小行星上建空间站吗?
·
飞行汽车:未来陆空交通的“王者”
·
神箭神舟再访天宫
·
动物界的“饶舌”高手
·
会潜水的“蜘蛛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