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时政杂谈
|
财经理财
|
家居装饰
|
人文精神
|
人物巡礼
|
文化交流
|
服饰美容
|
我爱我家
|
家庭收藏
|
数字生活
|
文粹欣赏
|
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通感现象的身体化特征
刘宇红 ; 文史博览 2005 年 12 期
通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出发,即人的生理结构及身体活动是决定人的一切认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探讨了通感发生的方向及其认知理据:通感总是用体现身体化特征较多的感知来表达体现身体化特征较少的感知。文章还发现,从视觉向其他感官的感知迁移同样受身体化特征的影响。(本文共计 3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文史博览
·
2005年12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中国古帝陵——神秘的九疑山舜陵
·
抗战时期中国沿海工厂的内迁及对内地经济的影响
·
论德日两国二战后对谢罪问题的认识
·
浅议抗日战争中彭德怀的战略战术思想
·
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
·
建国后西藏人权状况的根本改观及现实启示
·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特点及其启示
·
香港两文三语教育架构的沿革
·
通感现象的身体化特征
·
试析量词“块”的法语译法
·
关于非洲的法系问题
·
我国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机遇及发展思路
·
浅议信用危机
·
乡村建设的中心是文化建设
·
婚姻形式与村庄性质——转型期乡村婚姻形式的一项考察
·
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
·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
论“两个务必”与新时期党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