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时政杂谈
|
财经理财
|
家居装饰
|
人文精神
|
人物巡礼
|
文化交流
|
服饰美容
|
我爱我家
|
家庭收藏
|
数字生活
|
文粹欣赏
|
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2009大学生就业调查
; 南方人物周刊 2009 年 15 期
大学生是主体意识最强的活跃群体。如果这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因无"老"可"啃"而走投无路,裸露于失业威胁之下,当是重大的社会课题(本文共计 4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漂移的农民工
中国新闻周刊 2009/06
·
2009大学生就业调查
南方人物周刊 2009/15
·
这个冬天格外冷——金融危机下的北京商人
麻雯;路璐
北京纪事 2009/02
·
减员寒冬来临
中国新闻周刊 2008/40
·
大学生志愿者:西部支边后,我的工作在哪里?
周华蕾
中国新闻周刊 2008/27
·
京城博士就业面面观
帅一文
北京纪事 2008/08
·
危险的刘易斯转折——中国民工荒现状调查
中国新闻周刊 2007/22
·
大学毕业生职场焦虑从何而来?
麻雯
北京纪事 2007/07
·
在校大学生如何积累工作经验
肖保根
女性天地 2005/09
·
海归:撕扯在人生的断层上
向阳 ;司马长空 ;李静一
北京纪事 2005/06
·
南方人物周刊
·
2009年15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来信
·
一百个亿带来的市场机遇——惠普企业级文印策略开拓新蓝海
·
刊中人
·
动向
·
清明·祭
·
漫话
·
“躲猫猫”、“做噩梦”为何一再发生?
·
萨科齐 虚幻的“大国梦”
·
中国经济未触底 请勿盲目乐观
·
劳动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权利
·
女大学生之死
·
京津两地就业调查
·
听听HR怎么说
·
危机中的美国大学生
·
寒流下的东莞
·
陈景池 到处救火的本地村
·
我们要工作——3个中年外来工的故事
·
不想回去的小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