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无言 幽鸟相逐——赏析浅绛花鸟瓷画之美
季永 ; 收藏界 2014 年 08 期
<正>"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暮春三月,是春意最浓时。看饱了桃红柳绿,赏醉了莺歌燕舞,在书斋泡壶雨前新茶,再把玩几件心爱的浅绛花鸟瓷器,实在是赏心乐事。花鸟得人之怜爱,大抵出于文人的闲情逸致。花儿鸟儿徒以姿色声香悦人,远不如粮蔬家禽实用。中国花鸟画成熟较晚,唐时花鸟画家尚少,至五代时始有徐熙以花鸟成为名家。宋代院画兴盛,花鸟写实画风登峰造极。而由宋元文人画家们开启的花鸟写意画风,至明代吴门诸家而臻于成熟,其后白阳、青藤、八大将花鸟写意风推至巅峰。清初恽南田远师徐熙,兼以文人逸笔,遂开一代没骨写意新貌。乾嘉以降,一些精通金石考据的文人画家开始将金石书法的笔墨韵味移入花鸟(本文共计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