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时政杂谈
|
财经理财
|
家居装饰
|
人文精神
|
人物巡礼
|
文化交流
|
服饰美容
|
我爱我家
|
家庭收藏
|
数字生活
|
文粹欣赏
|
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印泥,永不褪色的“红颜”
谭然;本刊资料库 ; 收藏.拍卖 2018 年 07 期
<正>"盖用印章者之择印泥,犹善书者之择其笔墨,良以印文稍有不同,关系出入甚巨,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者是也。"在中国传统的"诗书画印"中,那一方红色的印记总是必不可少。那朱红的印记可以让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绘画锦上添花,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但在传统文房中,文人墨客们似乎只重视印章的雕(本文共计 6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苏轼楷书丰乐亭记拓本考
万波
收藏家 2022/10
·
郭忠之作品
郭忠之
文化产业 2022/35
·
孙俊厚作品
孙俊厚
文化产业 2022/34
·
傅山书法艺术风格分析及成因
韩敏
收藏与投资 2022/10
·
品味赵建功书法的“文气”
梁地
文化产业 2022/28
·
庄辉作品
庄辉
文化产业 2022/26
·
宋元书法中的文人书房
段莹
紫禁城 2022/04
·
吴昌硕的古砖收藏
梅松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22/05
·
我的书法创作心得
宋旭安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22/05
·
孔祥宇作品
孔祥宇
文化产业 2022/20
·
收藏.拍卖
·
2018年07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不格物不进步
·
博物馆,艺术收藏的最终归宿
·
视野
·
“无题”,夜场拍卖上的黑马
·
2018春拍版“三国演义”开局
·
区块链+艺术,或成最佳拍档
·
艺术寡头制造的虚假垄断
·
健康而理性的古玩市场从何而来?
·
纪念张伯驹,世纪大家留痕120周年
·
京华名士,一座当代文化高原上的峻峰
·
欧广勇忆张伯驹:淡、静、淳、真
·
细数丛碧书画中的煌煌巨制
·
泰斗云集的朋友圈
·
民族美学,中国艺术的灵魂
·
印泥,永不褪色的“红颜”
·
报人沈苇窗和他的民国文艺小剧场
·
广绣绣屏,从隔断到“壁上观”
·
鞠肖男 以治史心做凡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