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女人》“挑出”的多重启示
胡凌虹 ; 上海采风 2013 年 05 期
<正>去年年底至今,由宝山沪剧团创排的沪剧《挑山女人》在上海已经连演了30余场,场场爆满。该剧根据安徽休宁齐云山下"女挑夫"汪美红的真人真事改编,每演到动情处,台上台下泪眼共婆娑。《挑山女人》是宝山沪剧团自前几年《红梅颂》《红叶魂》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好戏,不仅"挑动"了上海观众的热情,也"挑起"了一个少有的高规格、较大规模的研讨会,更"挑出"了戏剧界关于创作的一连串思考。近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宝山区人民政府、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协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艺评论专项基金、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承办的沪剧《挑山女人》评论研讨会在上海延安饭店举行。来自北京的专家,上海评论界、戏剧界的专家等在(本文共计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