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字体历史悠久为书写便捷的书法 清华大学建校百年是培养人才之摇篮——2011年4月新邮介绍
乐明 ; 上海集邮 2011 年 04 期
<正>4月15日《中国古代书法——草书》草书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产生的一种字体,其基本特点一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二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三是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为便于快捷书写和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草书可分章草(隶草)、今草(小草)和狂草(大草)。章草产生于西汉,盛行两汉魏晋,字字独立。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往往上下字连写,书写简约方便。狂草起于唐代,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本文共计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