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注册]
时政杂谈|财经理财|家居装饰|人文精神|人物巡礼|文化交流|服饰美容|我爱我家|家庭收藏|数字生活|文粹欣赏|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草书字体历史悠久为书写便捷的书法 清华大学建校百年是培养人才之摇篮——2011年4月新邮介绍
乐明 ; 上海集邮 2011 年 04 期
<正>4月15日《中国古代书法——草书》草书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产生的一种字体,其基本特点一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二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三是笔划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为便于快捷书写和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草书可分章草(隶草)、今草(小草)和狂草(大草)。章草产生于西汉,盛行两汉魏晋,字字独立。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往往上下字连写,书写简约方便。狂草起于唐代,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在今草的基础上将点画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本文共计 3 页)
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交流 用户建议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23 中国知网(CNKI)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75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Net平台基础技术由KBASE 10.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