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头圈子
周彤 ; 上海调味品 2007 年 04 期
<正>草头圈子实际上是两道菜,也就是生煸草头和红烧圈子。之所以把这两种做法和工艺完全不同的菜做成双拼,那自然是因为它们个性互补的缘故。草头是句上海土话,实际上它的学名叫做苜蓿,而江苏人管它叫做秧草。这在很久以前是被视为野菜的,因为它太“吃油”了,不过到了今天,这一点倒真的实在是太难得、太可爱了。于是野菜也可以卖出个不讲理的价来。孔子曾经在《礼记》里强调过吃东西要“不时不食”,他老人家的原意是说过了吃饭的时间就不可以再吃了,这是古代贵族摆谱的一种臭架子。不过后人把这句话的含义引申了,变成不在当令季节,就不吃那东西。于是就有了“早韭晚菘、冬笋春芽”之说。(本文共计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