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杜甫《石壕吏》
黄天骥 ; 书城 2020 年 10 期
<正>宋代的秦观说:"杜子美之于诗,实习众家之所长,适其时而已。"(《淮海集·韩愈论》)他认为杜甫的诗作,既能集中并继承历来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高度的创作技巧,又能"适其时",准确反映社会的现实,展现唐代的时代精神,抒发现实生活中人民的心声。这评价,扼要地概括了历来人们对杜甫诗歌创作的认识。杜甫生活在时代的转折点,他既看到开元全盛时"小邑犹藏万家室"的景象,又亲身经历安史之乱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窳败的惨况。眼见现实生活的强烈落差,胸存悲天悯人的慷慨情怀,发之为诗,便充斥着沉雄郁勃之气。他在唐肃宗乾元二载(759)所写的《石壕吏》,最能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思想和艺术水平也最高,是最能体现杜甫作为"诗圣"的代表作之一。(本文共计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