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时政杂谈
|
财经理财
|
家居装饰
|
人文精神
|
人物巡礼
|
文化交流
|
服饰美容
|
我爱我家
|
家庭收藏
|
数字生活
|
文粹欣赏
|
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各行各业的对联
白素菊 ; 神州民俗(通俗版) 2013 年 01 期
<正>"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世界上第一副春联,是后蜀皇帝孟昶为庆春节而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一传统节日的春联是诗词的一种发展,在其固有的格式和韵律中传递着美好的祝福和节日的喜庆,这一中国独有的文化形式,当然也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春节里,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张贴着红红的春联,而各行各业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抒写着普天同乐的情怀。(本文共计 1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国智慧
陈勤建
书城 2023/03
·
元宵赏灯话古今
曹涤环
山西老年 2023/02
·
春节话礼仪
萧放
文史知识 2023/01
·
“水官解厄”:下元节俗
王永平
文史知识 2022/11
·
庆赏中秋结彩棚:北京的中秋节
张勃
文史知识 2022/09
·
夏至节俗
王永平
文史知识 2022/06
·
上巳节:水上踏青阳,祓禊兼祈福
龙晓添
文史知识 2022/04
·
甘肃南部女娶男嫁婚俗考察
袁兴荣;崔珍康
寻根 2022/01
·
元宵、观灯与“走百病”
林硕
北京纪事 2022/02
·
“十月一”与寒衣节
邵凤丽
文史知识 2021/11
·
神州民俗(通俗版)
·
2013年01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癸巳蛇年2013新年献辞
·
春节的魅力
·
各行各业的对联
·
农历癸巳年新春对联
·
多彩的台湾年俗
·
兴宁“赏灯”闹元宵别有俗趣
·
传承优秀民俗文艺 努力推动“文化强省”
·
“非遗”品牌如何维权
·
冯氏世家与佛山木版年画
·
古劳面豉陶缸里的阳光味道
·
我们藏族的哈达礼
·
新广州人流行认干亲
·
潮汕妇女“低”一辈
·
【汉献帝】贬居山阳城产生的民俗
·
都柳江畔的奇风异俗
·
精妙的中国女性妆饰文化(二) 面妆:浓妆淡抹总相宜
·
“和尚”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
中国的吉普赛人——从《客家山村百侯往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