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时政杂谈
|
财经理财
|
家居装饰
|
人文精神
|
人物巡礼
|
文化交流
|
服饰美容
|
我爱我家
|
家庭收藏
|
数字生活
|
文粹欣赏
|
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李诚予 ; 文化纵横 2015 年 04 期
<正>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高度关注中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与变化,希望由此预测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并就"和平崛起"的可能性问题发生了基本分歧。事实上,不止西方政治学家,中国学术界在相关问题上也面临着相同困扰,一方面试图将中国界定成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在既有政治格局中谋求战略定位,另一方面又试图以中国立场解释世界体系,甚至要为未来的世界秩序提供"中国特色"的(本文共计 1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欧洲醒了吗
朱国顺
新民周刊 2022/42
·
德桑佐有一个梦想
朱国顺
新民周刊 2023/08
·
美国对其亚太同盟的“逆向搭便车”
张翔;王联合
国际展望 2023/02
·
“北溪”是如何炸毁的
朱国顺
新民周刊 2023/07
·
烽火一年间
朱国顺
新民周刊 2023/06
·
最高法院还是美式民主的“守护者”吗?
王绍光
文化纵横 2022/06
·
土耳其地震,会有新的黑天鹅飞出吗?
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23/05
·
百年未遇的尴尬
朱国顺
新民周刊 2023/03
·
全球行贿,领36亿欧元罚单 空客腐败案的启示
李辽
法人 2022/12
·
梅洛尼能否修补“有着裂痕的靴子”?
李格
廉政瞭望 2022/21
·
文化纵横
·
2015年04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重塑中国的内外史观
·
缅甸的政治转型
·
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
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回首“主人翁”时代:改革前三十年国营企业内部的身份认同、制度约束与劳动效率
·
近代以来中国医生职业与国家关系的演变
·
父母养育压力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
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
·
重建中国史观
·
从中原到边疆:对典范中国史的反思
·
超越民族主义的国家史观
·
革命史观的合理遗产——围绕中国妇女史研究的讨论
·
近代教科书与中国国家观念的演化
·
经济增长与社会分配:印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民主围城:太阳花时代的台湾新政治
·
警世遗产与“申遗”政治
·
《开放时代》2015年第4期目录
·
去孤儿院“观光”:消费弱者的慈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