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时政杂谈
|
财经理财
|
家居装饰
|
人文精神
|
人物巡礼
|
文化交流
|
服饰美容
|
我爱我家
|
家庭收藏
|
数字生活
|
文粹欣赏
|
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太平天国的文书避讳
王云庆 ; 寻根 2014 年 03 期
<正>太平天国文书避讳制度的形成在太平天国起义准备时期,拜上帝会为了保密或故示神秘,使用了一些隐语。其中如"三星""禾王""禾乃"等,后来便成为对洪秀全、杨秀清的避讳敬称,不得随意使用。随着洪秀全在东乡登极和永安封王,"王"字成为必须避讳的字,遇"王"字则改为"黄"字。太平天国明文规定避讳字样,始见于辛开元年(1851年)十月二十五日《永安封王诏》:"天父"才是真神,(本文共计 5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寻根
·
2014年03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寻根寄语
·
家风的意蕴
·
传统家训中的廉政教育
·
晚清教育变革中的家风嬗变
·
18世纪中日家训比较
·
“大哥”称谓的演变
·
“老公”叫也无妨——现代女性如何称呼自己的“另一半”
·
太平天国的文书避讳
·
袁世凯陷入的几件公案
·
加拿大“唐人街的牌坊”
·
潮汕民间的茶礼俗
·
隋代出土文物赏析
·
顺德龙舟文化探析
·
茶马古道上的古镇
·
客家人的添丁炮
·
龙泉青瓷
·
略谈客家妇女
·
广博精审的《通俗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