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时政杂谈
|
财经理财
|
家居装饰
|
人文精神
|
人物巡礼
|
文化交流
|
服饰美容
|
我爱我家
|
家庭收藏
|
数字生活
|
文粹欣赏
|
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读者来信
; 中国新闻周刊 2008 年 11 期
<正>莫让同工不同酬有机可乘54岁的张定和在四川省射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工作了20多年,身份始终是临时工,社会保险全无,月工资只有450元,一样的工作正式工的工资却是1800多元。今年3月18日,张定和与12名临时工同事将单位告上法庭争要同工同酬权。(本文共计 1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新《劳动合同法》后面的阴影
周翘
北京纪事 2008/02
·
劳动合同法:越来越大的冲击波
肖华
北京纪事(纪实文摘) 2008/02
·
未来五年立法取向
汤耀国
瞭望 2008/10
·
劳动合同法要除“灰幕”
董瑞丰
瞭望 2007/49
·
高雄选举官司:司法的颜色之辩
王艳
中国新闻周刊 2007/43
·
大学生生育权:漫长的确认
蒋明倬
中国新闻周刊 2007/40
·
定规校正政府采购
张涛
瞭望 2007/46
·
甘肃尝试“公民立法”
韩永
中国新闻周刊 2007/38
·
新劳动合同法的十年大“陷”
王娜;陈晓舒
中国新闻周刊 2007/38
·
工龄作废?
新世纪周刊 2007/28
·
中国新闻周刊
·
2008年11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重视通胀中的公平问题
·
读者来信
·
名刊要览
·
速读
·
目击
·
国务院人事调整下的未来中国
·
几个普通民众选举期间的故事
·
蓝绿阵营八年角逐大事记
·
早春三月:行走台湾南部观选随感
·
两岸政策已经到了一个必须改变的时候
·
让所有中国人凝聚到奥运旗下
·
商丘市委组织部9万元买假题字调查 领导“润笔费”背后的利益链条
·
胡长清与成克杰的“润笔”腐败
·
房价中的行政“水分”
·
二套房贷松动的十字路口
·
新闻浮世绘
·
太阳能时代到来
·
网络战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