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时政杂谈
|
财经理财
|
家居装饰
|
人文精神
|
人物巡礼
|
文化交流
|
服饰美容
|
我爱我家
|
家庭收藏
|
数字生活
|
文粹欣赏
|
法制天地
数据加载中......
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
谢韬;辛子陵 ; 炎黄春秋 2007 年 06 期
<正>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宣称公有制、国有化是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隐瞒马克思关于在公有制、国有化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主张。这一理论上的修改,后果极其严重。我们以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个行之则一言可以兴邦,违之则一言可以丧邦的大问题。(本文共计 4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炎黄春秋
·
2007年06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理论思维活跃是民族振兴的喜庆气象
·
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
·
如何重建马克思倡导的“个人所有制”
·
读《一篇迟到的考察纪要》——评介瑞典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
社会主义路线图
·
我给薄一波当秘书的日子
·
我在全国人代会上犯错误
·
三千日本青年来华友好联欢追记
·
“赫衣”应是“赭衣”
·
远景出版社在台湾
·
作者更正
·
钱三强三次受挫
·
来函照登
·
万里三到无为
·
中国土地制度变迁与“三农”兴衰
·
为曹荻秋平反的争议
·
社会选择出来的干部战斗力强
·
文革前高考“不宜录取”政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