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紫禁城 2022 年 03 期
<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而在古代中国,“祀”与“戎”都离不开青铜器。以铜铸鼎,使“九鼎”成为华夏至尊的象征,承接天命之器;以铜为兵,使人们能征战四方、骁勇无敌。凡言国之重器,必少不了青铜器。它熔刻在中华文化中。这些钟鼎彝器,或流传于世、供人瞻仰,或经掩埋、长眠于地,均免不了风霜侵蚀与土壤磨耗。它们的表面会出现层层锈蚀,甚至出现裂纹、断裂。人们对青铜器的珍视,促使修补与复原残损铜器的需求出现—先秦时期,青铜器上即有「补铸」痕迹;随着宋代金石学的兴盛,又产生了摹古、仿古铜器的风潮;再到清代修复、(本文共计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