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樱花·少女——解读川端康成
蓝森成 ; 边疆文学 2002 年 11 期
<正> 川端康成写了那样多的小说与散文,但写来写去,都是在对眼前的风物,内心已驻的悲哀、伤感、风物的姿态、荣枯与涨落的动感情状诱发出来的情绪中辗转反侧,从而在物我之间产生一种物我两忘,至上至消,至渗至透的情绪之流。"此时正逢秋,人心正多愁。"细细品察,我们不难在日本文学的物哀传统的背景下,产生一种浓浓的雪国之樱,凄艳的日本人特有的樱花情结。川端康成的作品人物众千,如春花之耀目,但认真读其作品,真正塑造完整人格的男性形象几乎没有,男人似乎只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而读其作品,人们能够想到的形象都是如:伊豆的舞女、驹子、苗子、叶子等,一个个年轻的带着浓浓哀艳的女性的形象。他长于写女性,女性似乎是他的生存动力,写作的源泉,只有这些女性,才能完成他的美学理想。(本文共计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