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从“自卑与补偿”理论角度分析大学生“报复性熬夜”行为
胡淑珍 ; 长江丛刊 2020 年 07 期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从阿德勒"自卑与补偿"理论角度来分析大学生"报复性熬夜"行为特征,发现"报复性熬夜"大学生存在自卑情结,他们的行为表现属于一种失败的过度补偿现象,实质是通过熬夜来弥补自身心理的不适或发展自己的优越感。由此,提出有效途径使其摆脱"报复性熬夜"行为,规避过度补偿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共计 2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长江丛刊
·
2020年07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悬置、空转与重建——对当前文学理论构建的一种想象
·
“在场”的写作与生命的实感
·
论周芳“非虚构写作”的时代特征与审美内涵
·
《在精神病院》:“无我”世界与人性之光
·
深渊里的光亮——周芳《重症监护室》《在精神病院》读札
·
生之哀,不忍弃——论周芳的疾病书写
·
展现对真实的忠诚——读周芳的《重症监护室》
·
罪案之后的社会关怀与人性勘探——关于方方的长篇小说《是无等等》
·
穿越吉狄马加诗歌空间的不同路向
·
底层写作的新变——评喻长亮的长篇小说《漳河岸边》
·
新世纪诗歌生态与诗人写作的主体性
·
织就多感跨界的造境法——论葛亮小说集《问米》
·
内敛是艺术魅力的集束冲击——析读黄建国新作《枕边情书》
·
小说叙事与民间原生态呈现——试论谢向全长篇小说《大码头》
·
角色重塑与追寻初心之旅——评李文锋诗歌集《角色》
·
男女两性中的人心与世相——谈白丁两性婚恋小说中的主题表达
·
辩证地反思反现代性的文学书写——评汪树东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反现代性研究》
·
反抗中的血与泪——浅谈王刊《择校记》中的反抗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