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文艺批评与剜烂苹果及苹果之关系
张燕玲 ; 长江文艺 2018 年 21 期
<正>近年参加文艺会议,凡提到批评的,出现频率较高的语词就属"剜烂苹果"了,诸如发扬"剜烂苹果"的批评精神、有"剜烂苹果"之功力等等。是的,鲁迅先生曾将文艺批评比喻成"剜烂苹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他希望批评家"一,指出坏的;二,奖励好的;三,倘没有,则较好的也可以"。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剜(本文共计 4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从典故视角分析古典文学中的竹意象
范绍利
长江丛刊 2018/33
·
论“警策”
李刚
长江丛刊 2018/34
·
今天应如何看待“八十年代”文学批评?
刘卫东
文学自由谈 2018/06
·
有助于善,方成其美——论托尔斯泰的艺术理念与文学批评(下)
李建军
扬子江评论 2018/06
·
新起点,新期待:元好问研究展望
胡传志
名作欣赏 2018/31
·
寻求者与守望者——孙玉石先生的鲁迅研究历程
吴晓东
名作欣赏 2018/31
·
让人文性更充分融入诗性
张柠
芒种 2018/16
·
小“蝼蚁”与大时代——石一枫近期小说考察
王冰冰
芒种 2018/17
·
文艺批评与剜烂苹果及苹果之关系
张燕玲
长江文艺 2018/21
·
塑造美的艺术,需要美的灵魂
王家春
中国书画 2018/11
·
长江文艺
·
2018年21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大海
·
喂鬼
·
《西湖册之虎跑》
·
字纸篓
·
雉回头
·
黄雀
·
《漾No.12》
·
白铁皮幻想史
·
大象在夜里奔跑
·
《信笔遣兴6》
·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有一种力量叫罹病(下)
·
《圆扇系列之十五》
·
惊心动魄的最后一周
·
诗空间
·
镜子背后的鱼群(8首)
·
大雪之上,是白色的荒凉(15首)
·
我始终是那个中途离开的人(9首)
·
南北有殊与多元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