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景观2018”展背后的思考
郭诗宇 ; 创作评谭 2018 年 06 期
<正>2018年初,一个名为"景观2018"的艺术交流展在南昌的某艺术园区开幕。本以为是个艺术创作者或研究者才会关注的小众范围展览,不想却引发了较大的社会反应。我作为这次展览的亲历者,不能不说颇感意外,由此也对此次展览折射的当代艺术现象有了一些思考。一、时代的"景观镜像""景观"一词在此援引法国知识分子革命者居伊·德波所著《景观社会》一书。居伊·德(本文共计 4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创作评谭
·
2018年06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皇家风范 民间风情——《皇帝刘贺——惊心动魄的二十七天》序
·
儒学思想的独特魅力——略论孙海浪长篇小说的思想维度
·
故园情结 以史为镜
·
从一桶水中提炼一杯水
·
对话姜朝皋
·
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江西乡土创作四十年
·
江西散文创作的本土性特点与时代性追求
·
在家族叙事中体认父辈人格——以《鲁迅与我七十年》《老头儿汪曾祺》为例
·
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的孤独者
·
毕飞宇散文中的幽默艺术
·
激情燃烧岁月中的旋律——浅析朱法元散文集《沉默的军号》的人物塑造
·
走向遗忘的观看(另一则)
·
“景观2018”展背后的思考
·
应亮镜头中的城市化进程
·
九十九曲长河入梦来——“在地”写作的精神叩寻
·
日常的悲悯
·
刘傲夫诗歌一组
·
口语诗歌的井下连着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