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注册]
文学博览|诗歌及韵文|小说|散文及杂著|戏剧文学|曲艺|报告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废墟”与“影像”的“相遇”——“二战”后欧洲电影中破败景象的思考
李奇 ; 当代电影 2022 年 02 期
21世纪以来,影像美学研究渐入佳境,此类理论脱胎于20世纪90年代复兴的相关学说。瓦尔堡的思想、利奥塔的"话语-图形"学说,以及奥尔巴赫的"形象"论重新进入了影像学者的研究视野中。他们以不同的思考方式,使影像表达冲破了影像内容的束缚,与看似无关的元素连接起来,如记忆、创伤、梦境、征候、历史心理等。"二战"后的西方影片中,"废墟"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情念,好像传承了某些艺术影像,又自成体系,与复兴的影像理论似乎能够产生某种契合,某种嫁接,甚至互相诠释。"废墟"仿佛化身为理论的形式,理论赋予了"废墟"某种思辨的灵魂。(本文共计 7 页)
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交流 用户建议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23 中国知网(CNKI)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75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Net平台基础技术由KBASE 10.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