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党梆子声腔的发展与演变
苏翔 ; 当代音乐 2016 年 20 期
上党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起源于明代末年,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的历史文化地位,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它在道光年间被称为本地土戏,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时称作上党宫调,1954年定名为上党梆子。上党梆子以演唱梆子腔为主,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卷戏,俗称昆梆罗卷黄。上党梆子300余年的发展与演变,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其发展道路曲折而艰辛,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尚处于发展与演变阶段。但我国近年来戏曲音乐的学习者越来越多,对上党梆子的未知项和历史知识需求日趋增加,理论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透过晋东南地区这个大的地域背景,阐述上党梆子声腔的交错发展与历史脉络,解析学习者的种种疑惑。(本文共计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