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学的地域特色——兼评《需要精神超越的云南文学》
彭荆风 ; 滇池 2000 年 04 期
<正> 在我的记忆中,人民解放军在1950年2月进入昆明时,云南这一民族众多、富饶美丽的边地,虽然解放前有过一些作家,特别是赵银棠的《玉龙旧话》、马子华的《滇南散记》曾给我们留下鲜明印象,但在解放初期,能迅速反映这社会的急剧变革的作家,只有经历过抗日战争的几位军人,冯牧以他的散文《八千里路云和月》、寒风以他的中篇小说《党和生命》(《人民文学》发表时,易名为《尹青春》)、苏策以他的短篇小说集《生与死》给刚解放的云南读者呈献了几本以战争为题材,艺术质量颇高的作品。又过了一年多,彝族作家李乔才写出了短篇《拉猛回来了》,接着年轻的军旅作家白桦、公刘、林予、周良沛、季康、公浦先后以他们的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从而形成了一支实力颇强的边地军旅作家群。虽然时过50年,我重读白桦的《竹哨》《山间铃响马帮来》《神秘的旅伴》、林予的《猛铃河边春来早》《苏(本文共计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