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音乐教学的审美功效
魏兰英 ; 黄河之声 2008 年 13 期
<正>二十世纪的西方的一些国家在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各种改革的尝试,同时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并产生了一些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制度。"音乐教育不再是音乐家的教育","音乐要普及到群众中去"。真正把美育作为音乐教学的根本内容。这样,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就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贯穿着审美因素,让学生产生美感。培养学生的兴(本文共计 2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黄河之声
·
2008年13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梦里唱歌
·
《黄河之声》约稿函
·
见到你们格外亲——一代名家马玉涛的朴素情怀
·
《黄河之声》2008走遍全国优秀作品暨第三届全国红色宝贝晋级颁奖大会在河南南阳市隆重举行
·
《黄河之声》是全国音乐人的人生知己——“黄河之声走遍全国2008优秀作品研讨会”发言摘要
·
圆号演奏中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
浅议戏曲打击乐
·
浅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文化意蕴
·
民族苦难的叙事诗——浅探肖邦的《第一叙事曲》
·
芬兰民族音乐之魂西贝柳斯和他的《芬兰颂》
·
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培养模式研究
·
音乐教学的审美功效
·
淡淡的哀愁
·
该死的温柔
·
星星为我们点亮爱情灯
·
我心海中的姑娘
·
100是个好数字
·
火炬来到我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