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注册]
文学博览|诗歌及韵文|小说|散文及杂著|戏剧文学|曲艺|报告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辽河笔记(二)
津子围 ; 芒种 2023 年 02 期
<正>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一东北方言中,很多词都带“打”字,比如吵架是打嘴仗,觅食叫打食儿,劈木头叫打柈子,拍后脖颈叫打脖溜儿,大人把小孩提起来叫打提溜儿。这些打字跟动作有关,还好理解,可有些带“打”字的词理解起来就得凭经验了。比如打人儿,这个打人不是真的打人,是形容打扮时髦,令人眼前一亮的意思。比如你打哪来?这个打是从的意思,你从哪儿来?比如打圈子,是指母猪发情。还有,形容车陷入泥泞原地转悠叫打误、打磨磨,仰泳叫打飘扬,溜冰叫打出溜滑,放赖叫打无赖,钱收不回来叫打水漂,心中盘算叫打小九九,故意掩饰转移话题叫打马虎眼……我猜想,这么多带“打”字的方言是不是跟词汇贫乏有关,同时也体现了严寒气候条件下人们的性格,能简约的简约,能直接的直接,嘁里咔嚓,爽快利落。(本文共计 19 页)
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交流 用户建议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23 中国知网(CNKI)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75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Net平台基础技术由KBASE 10.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