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由“亲亲”及“爱人”——兼谈二十四孝与民间艺术的伦理图式
焦成根;陈剑 ; 美术观察 2008 年 05 期
<正>"孝"的观念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也是最为人们所喜闻乐议的话题。孝文化不仅是根植于传统社会中最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的根本,也杂糅于宫廷艺术和文人士大夫艺术之中。综观古今各种艺术门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孝文化在民间艺术中的独特流变程序。同时,孝文化在承传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伦理图式,亦成为民间艺术审美特质和伦理观念中核心的价值尺度。(本文共计 1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美术观察
·
2008年05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乔十光作品
·
卷首语
·
延续民间艺术的伦理血脉
·
敦睦人际 构建和谐——民间艺术的伦理价值
·
民间艺术,我们要保护什么?
·
延续伦理血脉——从民间艺术到公共艺术
·
认识和发扬民间艺术的伦理价值
·
由“亲亲”及“爱人”——兼谈二十四孝与民间艺术的伦理图式
·
从国家伦理角度看民间艺术的伦理价值
·
叫一声牛老爷,你懂人情——侯官寨社火中的“村规”与伦理价值
·
当前雕塑领域的几个突出问题
·
“公共艺术”是不是学术泡沫?
·
质疑当前的“精英”与“学院美术”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创作院首届中国画创作研究生课程班结业作品展述评
·
“台湾当代陶艺展”在京举办
·
“五谷杂粮”与实验艺术景观——中国美术学院推出系列展览凸显“学院的力量”
·
“中国当代艺术选展”在京举办
·
“飘浮的风景:当代艺术展”在成都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