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鸡犬相闻——乡村与美术馆的关系
冯兮 ; 美术观察 2021 年 05 期
美术馆进入乡村,不是短暂的乡建行为,而是关注如何与村庄及村民建立关系,从而使人成为主体的对象与内容。在对乡村的调研走访中,在试图融入村民生活的同时,也会遇到一些理解不了的生活细节和习俗,会形成双方意识上的抵抗,甚至现实中的争执,时间、交流和适当的方法是驱赶隔阂的良药。让乡村与艺术保持着长期交流的关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地投入情感的过程。(本文共计 2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美术观察
·
2021年05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卷首语
·
当美术馆建在乡村
·
乡村与事件:艺术展示和传播的另一种可能——访刘伟伟
·
乡村博物馆,与乡村生活共生
·
精神空间:美术馆介入乡建
·
从殿堂到桥梁:乡村美术馆与跨社群对话
·
不一样的在地性——乡村美术馆发展维度再探讨
·
作为日常的乡土性景观——一个非典型的乡村美术馆“小春堂”
·
鳌湖美术馆距离成为一个真正的美术馆还有9981天
·
鸡犬相闻——乡村与美术馆的关系
·
撕去“绿色标签”还剩下什么?——对中国当代生态艺术创作的一些思考
·
步线行针成华章——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展
·
脉络与轮回——“学术共同体:当代学院中国画人物画教学研究展(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
艺术观念与科技时代的共振——以“平板向度:从纸面到虚拟的视觉艺术”展览为例
·
走进季节时令与人居空间的当代花鸟画——“春分:阴澍雨作品展”在北京举行
·
艺汇
·
农民与高士——寻找宋画中的农隐形象
·
晚清《聊斋志异》出版物的图文互证及视觉现代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