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合心:生活世界的礼俗和鸣与文化认同
邓启耀 ; 民族艺术研究 2022 年 04 期
洞经音乐是在西南等地现存的一种多民族融合的文化艺术遗产。它来自汉地,明清流行于云南、四川等多民族地区,当代又反哺于各族游客。其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既有互动和共享,也有差别和在地化的变异,可视为多民族艺术融合和文化共鸣的一个经典案例。洞经音乐最初是道教科仪音乐,后在朝廷“治边”“化夷”工程中成为宣讲“圣谕”、推行国家认同的颂圣工具。20世纪以后,洞经音乐复归乡野,各族民众以乡音和鸣自我传习进行身份认同和族性认同,或用于民间俗信活动以达文化认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洞经音乐在文化产业的创意和转型中,借助旅游带来的广泛人员流动,通过古乐新声的艺术表演,获得了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同。(本文共计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