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晨《奔走的大玉》的一种读法
赵振杰 ; 青年文学 2020 年 06 期
<正>法国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兰·巴特在《S/Z》一书中指出,现代写作与古典写作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建构的是"可写的"(sceiptable)文本,而后者塑造的是"可读的"(lisible)文本。"可读的"文本是一种处于作家写作实践之外的、与读者分离的、"已完成了"的描绘性文本模式;而"可写的"文本正好相反,它时刻处于写作实践之中,并邀请读者不断参与"重写"的生产性文本模式,其突出的特点是永恒的"现在时"与(本文共计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