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注册]
文学博览|诗歌及韵文|小说|散文及杂著|戏剧文学|曲艺|报告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论当代篆刻的抒情性
赵鹏辉 ; 收藏家 2022 年 10 期
<正>篆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由来已久,方寸之间尽显万千气象。它最初是基于实用而出现的,用于表示身份、钤盖封泥、军事防伪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的艺术性越来越凸显,特别是文人的介入,篆刻的发展呈现出井喷的态势,流派林立,风格多元。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性,才连绵不绝,吸引了众多艺术家为之奋斗不息。就篆刻的艺术性而言,人们习惯于聚焦其刀法、篆法和章法。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换句话说,这三要素撑起了篆刻艺术的大厦。我们经常谈论篆刻的审美时,也往往着力于这三点。然而,这一背后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容易被忽略,即篆刻家的抒情性。离开了情感,篆刻就像一潭死水,平淡无奇。(本文共计 4 页)
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交流 用户建议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23 中国知网(CNKI)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75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Net平台基础技术由KBASE 10.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