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后印象主义与中国写意画的暗合
倪博彧 ; 时代报告(奔流) 2021 年 09 期
西方后印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写意画在各自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因时代背景、文化差异和绘画材料的不同,二者在呈现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绘画语言和作品的情感表达上,二者也有一些共通之处。文章阐述了后印象主义绘画和中国写意画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后印象主义绘画和中国写意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探讨了后印象主义绘画与中国写意画的共通点。(本文共计 2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国画的留白
张乃千
艺术大观 2022/35
·
中国意象油画的现代内涵与观念
司泽汉
艺术大观 2022/35
·
书中图:明代版画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
李啸非
美术观察 2022/12
·
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立轴山水画名迹赏析
杨勇
美术大观 2022/11
·
魏晋尺牍首行字迹偏大原因考
祁小春
美术大观 2022/11
·
苏轼楷书丰乐亭记拓本考
万波
收藏家 2022/10
·
从传统人物画看中西色彩观的差异性
仝圆
东方收藏 2022/11
·
“新工笔”的生成语境与流变
杨晓君
艺术大观 2022/32
·
线条的舞蹈:草书的审美解析
刘德兴
艺术广角 2022/06
·
“骨法用笔”: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李婕妤
美与时代(下) 2022/11
·
时代报告(奔流)
·
2021年09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探析《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
·
“互联网+”模式下民间口头文学探析——以常德地区为例
·
红色经典主题连环画在新时代的创新表现
·
《老人与海》中“失而不败”的硬汉形象探析
·
冰山理论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以《老人与海》为例
·
论融合新时代人文精神教育的英美文学教学——以《老人与海》为例
·
固定长镜头在电影中的美学功能探析
·
竖屏时代微电影竖幅构图对传统构图的传承与革新
·
《爱乐之城》:经典歌舞片的后现代式重构
·
悬疑电视剧的叙事元素探讨
·
探析太原莲花落《卖花生》的审美意蕴
·
歌剧《图兰朵》中男高音的演唱技巧与风格
·
探析戏曲评奖制度
·
本雅明语言救赎思想的当代启示
·
艺术史剧场:高校艺术史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
后印象主义与中国写意画的暗合
·
探究《乌苏里船歌》中赫哲族民歌元素及情感表达
·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风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