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殉葬者与求生者——解读巴金《家》中的觉新与觉慧
刘青 ;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 年 10 期
巴金在他的作品《家》中以高家长房下三个儿子——觉新、觉民、觉慧的生活与思想为主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国的大家庭逐渐崩溃的图景,其中觉新的懦弱顺从的性格与觉慧的勇于反抗的个性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成为传统家庭的殉葬品,一个勇敢地走出旧家庭,追求自己的新路。作品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面对新旧思想冲突时巴金的选择。(本文共计 2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09年10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世界名画欣赏
·
当代文学主潮中的散文颂歌典范——刘白羽、杨朔、秦牧散文模式成因及影响探微
·
原生态意象的自由飞翔——解读林白小说《万物花开》中的身体意识
·
论王安忆小说的主题意蕴与中庸哲学思想
·
余光中《乡愁》的艺术魅力
·
罗伟章小说中的三种人物形象
·
女性角色意识的觉醒——解读《致橡树》
·
网络词语“雷”来源考辨
·
《战争垃圾》与美国战争小说书写传统
·
论贝克特小说作品中的居间言说
·
影视创作新视野——以中国情景喜剧发展分析为例
·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艺术创作风格和技巧
·
与被动式有关的“给”字句之我见
·
中国20世纪几首经典流行歌曲歌词简析
·
框架理论与文化适应性——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文化翻译
·
中国文学翻译过程中异化法的地位
·
从《内经》译文看翻译原则的应用
·
谈古典诗词意境美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