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于本正:宁缺毋滥
陆寿钧 ; 上海采风 2022 年 01 期
<正>开办于1959年、结束于1963年的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共设导演、表演、摄影、电影文学、电影美术和动画六个系,其中电影文学系、导演系只招过一届学生,其他系也只招过两届。导演系的学生,1963年毕业后,大多分配在海燕、天马两家电影厂,每家也只有六七个人,但最终能成为知名导演的却只有于本正、宋崇、石晓华、徐伟杰、鲍芝芳、李歇浦、武珍年、包起成、(本文共计 7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国电影现代性的民族性、时段性和当前课题
王一川
电影艺术 2023/02
·
布莱尔时代以来英国电影对社会现实的复现与重置
曾薇佳
电影艺术 2023/02
·
《满江红》:一部“意识影片”的辩证法
丁亚平
电影艺术 2023/02
·
《无名》:面向商业的浪漫与坚守艺术的奢华
范倍
电影艺术 2023/02
·
《万里归途》中艺术辩证的审美向度
刘晓敏
新世纪剧坛 2023/01
·
田汉“左转”前后电影作品中的民间想象及话语策略——以《到民间去》为起点
许昳婷
电影评介 2022/17
·
社会资本、媒体形塑与文化统战的场域——基于“文华群体”日常生活史的视角
樊昊
电影评介 2022/17
·
跨界影人的历史定位与文化身份——以郑正秋为例
陈晓
电影评介 2022/17
·
聚光灯下的女指挥
司马勤 ;韩玥 ;李正欣
歌剧 2023/02
·
从《流浪地球2》中探寻奇观电影的突围之路
曾梓瑜
艺术大观 2023/06
·
上海采风
·
2022年01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書畫藝術
·
“名家云集的公益艺术团”如何坚持“沉到人民之中”
·
年轻人的“国潮+创新”,是互联网世界的“文化自信”
·
《爱情神话》凭什么出圈
·
坚持16年,送戏1600场,助老32万人——这个名家云集的公益艺术团是怎么做到的
·
丁善德:为中国的音乐事业穷尽其生
·
石方禹先生是我的高人和贵人
·
三位秘书长远去的背影
·
徐丽仙在上海音乐学院
·
“米寿翁”的理想之光——古建保护大师阮仪三教授专访
·
于本正:宁缺毋滥
·
速泰熙、速达父女: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
·
大展落幕,上海美术人的思考与行动从未停步
·
摄影是一种摄取,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换
·
海派亦讲规矩,书法须重传统
·
永福路52号:当年上影演员剧团的家
·
文艺揽粹
·
制造“可持续的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