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民国书学中"风格"话语机制的三个维度及相关问题考论
温见涛 ; 书法 2022 年 09 期
本文以民国书学中“风格”话语机制运用情况及相关问题为考察对象,通过资料的爬梳,得出以下认识:民国书学中,“风格”话语机制主要在书史写作、优劣品第、风格分类三个维度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书法现代学术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风格分类也有“西表中里”的误解,西式“风格”概念也遮蔽了汉语旧词“风格”的文化内涵,这些也是我们不得不注意的问题。(本文共计 4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书法
·
2022年09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卷首语
·
行草书《宝晋斋帖跋》册
·
清梁行书《心经》卷
·
草书标准再认识
·
草书创作管窥——从唐人孙过庭、张怀瓘的创作观说起
·
“一字万同”论
·
梁书法艺术简考
·
书法中的“雅”与“俗”
·
当代书法的探究与方向、创新与深化
·
效果、阐释、影响——书法接受研究的三个层面
·
民国书学中"风格"话语机制的三个维度及相关问题考论
·
翁同龢以隶入楷的成功实践
·
清梁书法选
·
朵云印评
·
朵云书翰
·
《石门颂》技法解析
·
云居寺辽代石经碑刻发展探析
·
古代论书诗解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