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注册]
文学博览|诗歌及韵文|小说|散文及杂著|戏剧文学|曲艺|报告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在商业和艺术的两极间穿梭 北京青年戏剧导演生存现状
赵尔 ; 上海戏剧 2010 年 07 期
2010年,北京的青年话剧导演要比往年更忙碌一些。大概是经历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成长期,很多虽然还是"青年"的导演们,也慢慢向"成熟期"靠拢,舞台剧作品的产量和质量都随着年龄水涨船高了。本文将主要以邵泽辉、黄盈、赵淼三位青年导演为例,简要分析一下当前北京戏剧环境下青年导演的生存和创作现状。邵泽辉,2004年中戏导演系研究生毕业。2005年导演《情流感》,在商业戏剧上如鱼得水之时却在2008年转型,开始了小剧场戏剧的实验和探索,创作了原创作品《在变老之前远去》和海子的诗剧《太阳·弑》。黄盈,2005年中戏导演系研究生毕业,是一个比较北京本地化的导演。创作了"新京味三部曲"——《枣树》、《卤煮》、《马前马前》,和"开心麻花"合作的《两个人的法式晚餐》,得到商业戏剧投资人青睐的《未完待续》、《西游记》、《搜神记》。赵淼,1996年创立三拓旗剧社,在中戏导演系读了七年后,以肢体戏剧《6:3》系列一鸣惊人。始终坚持独特戏剧风格,创作了《达人未爱狂想曲》,《东游记》、《一光年》等形体戏剧。(本文共计 1 页)
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交流 用户建议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23 中国知网(CNKI)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75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Net平台基础技术由KBASE 10.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