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注册]
文学博览|诗歌及韵文|小说|散文及杂著|戏剧文学|曲艺|报告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舞蹈|工艺美术|表演艺术|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唐代乐舞机构与唐代乐舞发展考证
王楚蒙 ; 舞蹈 2021 年 05 期
<正>中国唐代乐舞的繁荣发展,宫廷与民间的歌舞升平,背后因素众多,唐代乐舞机构可以算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唐代乐舞机构这一视角切入,对唐代乐舞机构的历史源流、生态位置、职能分布、管理制度等进行深入分析,也是从"他者"视角考察唐代乐舞背后的运作机制,从而全面考证唐代乐舞机构与唐代乐舞发展的一致性。唐代乐舞机构在继承前代(隋)太常寺的基础上,还增设了由宫廷或皇帝掌管的教坊和梨园,此二者可谓盛唐时期乐舞机构的精华,与太常寺一起构成唐代三大主要乐舞机构。唐中末叶,皇室衰落,教坊、梨园等宫廷乐舞机构几乎无法维持,各种宫廷乐舞,已大众化并为一般市民所共享。辉煌华丽的唐代乐舞也随之发生变化,宫廷宴享所用的十部伎等大型乐舞,规模变小,在酒楼、妓馆供普通贵族欣赏娱乐。从而体现出唐代乐舞机构与唐代乐舞发展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本文共计 8 页)
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CNKI荣誉 版权公告 客服中心 在线咨询 用户交流 用户建议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 2023 中国知网(CNKI)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875号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KNet平台基础技术由KBASE 10.0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