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以王安忆《长恨歌》与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为例
刘艳 ; 文艺争鸣 2008 年 06 期
<正>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从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出发,将男男女女尤其是小女子从时代大潮中分离出来,通过对她们可怜可叹可悲命运的流转变迁的叙写,揭示出人性的千疮百孔。(本文共计 7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文艺争鸣
·
2008年06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奥运和我:为青春中国唱赞
·
中国作家的“鸟巢”工程——读徐坤的奥运小说《八月狂想曲》
·
“独下断语”与“曲到无遗”——对《兄弟》“复旦声音”批评的回应
·
“新现代性”:“新世纪文学”的理论探究
·
文学的新世纪与现代性的魅影
·
乡愁、现实和精神成人——论新世纪诗歌
·
郑小琼诗歌:疼与痛的表白
·
姜涛:诗歌写作的“慢跑者”
·
黄礼孩的诗歌写作
·
蓝蓝:从“介入现实”到“超出现实”
·
路也:悖论的存在和隐秘的书写
·
宇向:窗子内外的镜像与风景
·
胡续冬的诗歌:戏谑狂欢与现实关怀
·
杜涯的创作心态及身份意识
·
刘春:“摇摆不定”的诗人
·
陈先发诗歌:生命的昭示
·
麦城诗歌:形而上的“词悬浮”
·
尹丽川的“轻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