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知网! [
登录
] [
注册
]
订购热线:400-810-9888
充值中心
|
购买知网卡
|
CNKI首页
首页
搜杂志
搜文章
文学博览
|
诗歌及韵文
|
小说
|
散文及杂著
|
戏剧文学
|
曲艺
|
报告文学
|
民间文学
|
儿童文学
|
少数民族文学
|
美术摄影
|
音乐舞蹈
|
工艺美术
|
表演艺术
|
综合文艺
数据加载中......
叙述的窄门或命运的羊肠小道——简论《一句顶一万句》
张清华 ; 文艺争鸣 2009 年 08 期
<正>形式:寓言·史诗不从内容说起,倒先说起了形式。因为我总是坚信,一部小说如果引发了人们谈论形式的冲动,那一定不是一部平庸之作,真正的好小说是能够"创造形式"的小说——或者更准确地说,总是能够根据内容来设置合适而无可取代的形式、并使内容完全地(本文共计 4 页)
查看全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
文艺争鸣
·
2009年08期
在线阅读
本期目录
·
李平作品小辑
·
共和国文学60年的评价问题
·
民族心史:中国当代文学60年
·
叙述的窄门或命运的羊肠小道——简论《一句顶一万句》
·
怀着孤独感的自我倾诉——读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
“说话”是生活的政治——评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
滔滔的话语之流与绝望的生存之相
·
书写生命和言语中的“中国梦”
·
归去未见朱雀航——葛亮的《朱雀》
·
1960年代的文学、社会主义和生活政治
·
“读什么”与“怎么读”——试论“重返80年代”与“中国当代文学60年”之一
·
由“山”到“海”的跋涉——韩东诗变的诗史意义
·
第三代诗歌的认同焦虑——以“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为中心
·
论“打工文学”创作的若干问题
·
血的隐喻——从《药》到《许三观卖血记》
·
新世纪:文学经典的解构与延存
·
出版还能继续引领新世纪文学吗?
·
朦胧诗在台湾现代的诗坛回响——“中国”诗歌空间下的两岸诗歌互动情况